VNC Server的運行依賴tigervnc-server核心包,需通過包管理器進行安裝。以root用戶執行以下命令:
```bash
[root@pxe ~]# yum install tigervnc-server -y
```
若需使用VNC Viewer客戶端進行連接,可額外安裝vnc包:
```bash
[root@pxe ~]# yum install vnc -y
```
安裝過程中,系統會自動處理依賴關系,確保VNC Server功能完整。
為確保VNC Server在系統重啟后自動運行,需將其設置為開機啟動。通過chkconfig命令實現:
```bash
[root@pxe ~]# chkconfig vncserver on
```
對于CentOS 7及以上版本,建議結合systemd管理服務,可通過systemctl enable命令設置開機自啟,確保服務持久化運行。
VNC Server的核心配置文件位于`/etc/sysconfig/vncservers`,需根據實際需求編輯該文件。添加以下內容以定義用戶與桌面號的對應關系及顯示參數:
```bash
VNCSERVERS="2:root"
VNCSERVERARGS[2]="-geometry 1366x768 -nolisten tcp"
```
其中,`VNCSERVERS`參數中的`2:root`表示以root用戶啟動2號桌面;`VNCSERVERARGS[2]`中的`-geometry`設置桌面分辨率為1366x768,`-nolisten tcp`可增強安全性,禁止TCP協議監聽僅通過本地 socket 通信。
VNC Server的安全性依賴于用戶密碼配置。執行以下命令設置訪問密碼:
```bash
[root@pxe ~]# vncpasswd
```
系統將提示輸入密碼并確認,密碼存儲在`/root/.vnc/passwd`文件中,需確保密碼復雜度以防止未授權訪問。
完成配置后,啟動VNC Server服務使設置生效:
```bash
[root@pxe ~]# /etc/init.d/vncserver start
```
對于CentOS 7系統,可使用systemctl管理服務:
```bash
[root@pxe ~]# systemctl start vncserver@:2.service
```
啟動后,可通過`ps aux | grep vncserver`命令驗證進程是否正常運行。
為避免遠程連接被防火墻攔截,需關閉或放行VNC服務相關端口。默認情況下,VNC服務使用5900+桌面號(如2號桌面對應5902端口),可執行以下命令禁用防火墻:
```bash
[root@pxe ~]#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.service
[root@pxe ~]#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.service
```
若需保持防火墻開啟,可通過`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port=5902/tcp`命令放行指定端口。
在客戶端安裝VNC Viewer軟件(如TigerVNC、RealVNC等),啟動后輸入服務器IP地址及桌面號(格式為`IP:桌面號`,如`192.168.1.100:2`),輸入預設密碼即可建立遠程圖形連接。連接成功后,將顯示Linux系統的圖形界面,支持完整的交互操作。
如需支持多用戶同時訪問,可修改`/etc/sysconfig/vncservers`文件,添加不同用戶與桌面號的對應關系,例如:
```bash
VNCSERVERS="1:admin 2:root"
```
隨后為每個用戶單獨設置密碼,并重啟VNC Server服務即可實現多用戶遠程管理。
若需停止VNC Server服務,可執行:
```bash
[root@pxe ~]# /etc/init.d/vncserver stop
```
或使用systemctl命令:
```bash
[root@pxe ~]# systemctl stop vncserver@:2.service
```
若遇到連接問題,可檢查`/root/.vnc/`目錄下的日志文件(如`pxe:2.log`),排查密碼錯誤、端口占用或配置文件語法等問題。
通過以上步驟,即可完成Linux環境下VNC Server服務的安裝與配置,實現安全、高效的遠程圖形化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