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為客戶提供SEO顧問服務的過程中,外部顧問常面臨全程參與受限的場景。例如,部分企業計劃新建網站或對現有進行全面重構,期望從規劃設計階段介入SEO指導。雖早期考慮SEO具有前瞻性,但異地顧問難以深度參與需高頻溝通協調的環節,內部SEO團隊更適合此類工作。對于規模較大的企業,技術開發、內容與SEO部門分立時,SEO需求需跨部門實施,而其他部門的技術變更可能繞過SEO審核,從而引發潛在風險。人員流動頻繁導致新入職成員缺乏SEO認知,即便前期開發人員經培訓,仍可能因知識斷層產生操作偏差。
此類背景下,技術部門需建立強制性SEO規范,確保網站開發或更新即便未與SEO團隊協同,亦不違反核心原則,規避不可逆的SEO損失。以下規范適用于所有新建網站及現有網站的更新、改版,技術相關部門(編程、前端、運維等)務必嚴格遵守;規范內容存在疑義時,需與SEO部門溝通確認,不可自行解讀。
域名解析須嚴格限定為公司業務開通的子域名,未啟用子域名不得解析,禁止使用泛解析(如通配符)以避免權重分散與搜索引擎結構誤判。同一網站內容不得通過多個域名呈現(如解析至相同根目錄、上傳重復文件及數據庫),防止重復內容懲罰。測試用子域名需通過robots.txt禁止搜索引擎抓取,未完成內容的網站及欄目禁止上線。不存在頁面必須返回404狀態碼,每月需通過線上工具驗證服務器頭信息。服務器需開啟gzip壓縮以提升加載效率,若4XX、5XX類錯誤狀態碼異常增多,須及時通知SEO部門排查。新站強制使用HTTPS協議,開通子域名前需與SEO部門溝通并獲得書面同意。
URL一經上線,未經SEO部門同意及提供配套機制,不得擅自改動;除規劃禁止抓取的內容外,所有URL必須靜態化以提升搜索引擎友好度。站內搜索結果頁面需通過robots.txt禁止抓取,欄目與URL目錄需嚴格對應(一級分類對應一級目錄,二級分類對應二級目錄),分級至二級目錄即可,若需三級以上分類,須與SEO部門協商導航及內鏈解決方案。欄目/目錄URL以斜線結尾,不得添加index.php等文件名,URL中字母需小寫,禁止使用短橫線外的特殊字符。除欄目需求外,不得添加冗余目錄層次;中英文網站URL目錄名均使用英文單詞(限3個單詞內)或數字/字母編號,禁用中文或拼音;英文網站產品/文章頁面文件名使用去虛詞的產品名稱/標題,中文網站則使用數字/字母編號。同一產品不可重復分類,僅置于單一分類下。所有頁面需添加canonical標簽(規范化URL需與SEO部門確認),并配置面包屑導航以強化頁面層級結構。
頁面Title、Description、H1標簽需預設自動生成的缺省格式,并預留人工修改功能。每個頁面僅使用一次H1標簽:欄目頁面Title格式為“二級欄目名稱-一級欄目名稱-網站名稱”,翻頁頁添加“-第X頁”;產品頁面Title格式為“產品名稱-網站名稱”。欄目頁面H1格式為“一級欄目名稱-二級欄目名稱”,產品頁面H1為“產品名稱”。Description標簽需從欄目或產品說明首段截取20-70字的完整句子,產品頁面若有格式化數據,可利用Title與Description構成通順句子。除非SEO部門要求,否則禁用Keywords標簽,所有鏈接需使用HTML代碼(禁止JS生成),用戶生成內容(UGC)中的鏈接需加nofollow屬性。主圖需添加ALT文字(未填寫時與頁面Title一致),禁止隱藏文字或鏈接。避免使用表格(尤其是嵌套表格),以提升頁面結構可讀性。
圖片需在保證視覺效果的前提下最大化壓縮,禁止上傳超實際顯示尺寸的圖片(避免通過CSS縮放)。頁面純文字代碼(HTML、JS、CSS)不超過500K(首頁可適當放寬),未使用的CSS代碼需刪除,盡量合并CSS文件。JS需謹慎使用,并在主流瀏覽器測試是否拖慢加載速度。頁面打開速度需通過主流瀏覽器實測(不超過3秒),條件允許時需多省市測試以確保用戶體驗一致性。
所有頁面上線時需確保流量統計代碼已部署,網站需開通百度資源平臺、Google Search Console賬號。禁止使用session ID、Frame框架及Flash技術。已上線網站的robots.txt默認需開放所有URL及文件(包括圖片、CSS、JS)的抓取,除非SEO或運營部門另有要求。后臺需實時或定期生成并更新XML版Sitemap(涵蓋首頁、欄目及翻頁、產品/文章頁面),是否包含過濾條件頁面需與SEO部門協商。新站必須采用響應式設計,舊站若有移動子域名,需與SEO部門溝通后轉為響應式設計。英文網站HTML代碼(含注釋)不得出現中文字符。URL變更時,舊URL需通過301永久重定向至新URL,并同步更新導航及內頁鏈接(導航中禁止出現需轉向的URL)。啟用tag/標簽功能前需與SEO部門確認,除非SEO要求,禁止使用JS生成或調用頁面內容。